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研究生云讲堂】航海学院举办“翱翔灵犀学术殿堂”第723期之马勇教授云讲堂
发布时间:2022-10-26     作者:   分享到:

10月25日晚19:00点,由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航海学院承办的第723期“翱翔灵犀学术殿堂”在线上顺利举行,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马勇教授进行了题为《船舶自主路径跟踪研究》的报告,会议由院长助理李慧平教授主持,约100余名师生参会。

会议伊始,李慧平老师代表学院对马勇教授在线上为师生们开展本次云讲堂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感谢。他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了马勇教授的个人简介及本次报告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智能船舶,促进了智能航行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船舶智能航行涉及到船舶路径规划、路径跟踪、智能避碰等内容,其中路径跟踪是确保船舶高质量跟踪既定路径的重要研究内容,在路径跟踪算法/控制器适用性、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马勇教授从船舶智能航行研究进展、面向航海实践的船舶折线路径跟踪、基于平滑收敛深度强化学习的船舶路径跟踪、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编队路径跟踪等方面汇报课题组在船舶自主路径跟踪方面的工作进展。他结合航海实践现实需求,设计了折线路径跟踪策略;融合深度强化学习优势,提出了平滑收敛深度强化学习跟踪方法;为实现有效的编队跟踪,引入了制动机制,实现了动态编队及跟踪。

结束报告后,马勇教授与聆听报告的师生们进行了交流与互动,认真细致地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并希望本报告相关工作可为从事路径跟踪领域研究的师生提供有益的参考。最后,李慧平老师对此次报告会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再次感谢马勇教授的到来。

报告人简介:

马勇,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海事管理系教授、博导,海事管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担任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副主任,校青年科技标兵。主要研究方向是船舶智能航行理论与技术、智能海事保障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6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多项。发表国际期刊高质量论文30余篇。主持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主持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

担任船舶技术法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第六届青年委员、中国航海智库特约研究员,为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Materials审稿主编,Applied Sciences、Sustainability专刊主编,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青年编委、无人系统技术学术期刊青年编委、自动化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中国航海等国内期刊、IEEE TIE/IEEE ITSM等20余个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人,为ISA Transactions、Ocean Engineering、Applied Ocean Research等国际期刊杰出审稿人,受邀担任国际会议TPC委员6次并做英文学术专题报告10余次,为ICTTE 2021国际会议的指导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