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榜样力量】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董鹏程:从零到一的突破
发布时间:2019-12-26     作者:王大彪   分享到:

董鹏程,航海学院2018级船舶与海洋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本科毕业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至航海学院。过去一学年,董鹏程测评总分为110.734,年级排名1/208,荣获一等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作为一名党员,他积极参加党支部的活动,代表党支部参加学校组织的党团活动,前往照金参观革命纪念馆学习老一辈先烈的精神。作为一名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研一下学期获得前往香港理工大学为期6个月的短期访学机会。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篇,一区,IF:3.009。

IMG_20191223_104956.jpg

坚定信念,奋勇向前

董鹏程早早就立下了辛勤科研、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努力奋斗的决心。他从本科进入研究生阶段,不断适应角色转换,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历迷茫和困惑,他都咬着牙一步步坚持过来,实现了荣获国家奖学金从零到一的突破。他自本科保研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作为一个未入学的准研究生,他积极与导师交流,提前学习研究方向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基本的应用工具,为以后的研究生学习奠定基础。在航海学院庞大的竞争环境中,他看到了同届中许多优秀者,以实际行动努力向他们靠齐。入学以来,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他利用空余时间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交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会议,不放过任何一个能提升他自己的机会。

参加暑期国际学堂课程,与美国安伯瑞德航天航空大学Sandra Boetcher副教授合影

爱好科研,历久弥新

董鹏程认为,在科研之初,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是不可取的。在没有足够的学术研究理论知识积累,在没有广泛阅读本人研究领域前人的著作、文献,在没有全面系统了解本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在没有搜集到充分的一手、二手资料之前,谈发表论文是浮躁的表现。正是这种心态,他逐渐养成一种甘于坐冷板凳的精神,不断积累与沉淀。良好的研究团体氛围激励着他,他亲眼目睹了大家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汗水与努力。一周七天,他的导师谢公南教授每天一如既往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学术方面,保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从严要求学生;其师兄师姐每天基本上都工作到11点半才休息。这些耳濡目染让他坚定了自己努力科研的决心,使他逐渐在优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正如施一公院士所言,做科研主要看三点,一曰勤奋,二曰批判性思维,三曰个性。董鹏程想的是一定要把科研当成自己的一种爱好,只有爱好才不会觉得乏味和无聊,才会感觉到浑身都是力量,产生迫不及待想完成所有工作的欲望,才会每天茶不思饭不想,满脑子都是自己的想法,才有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他坦言国奖只是我们求学旅程中的一朵鲜花,不管你采不采,或者谁采了,你都要走向诗和远方,不要对此抱有太多幻想而停滞不前。

感恩老师,心有希望

董鹏程说,自己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自己最敬爱的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他说:“老师像一支小小的蜡烛,燃尽自己来照耀我的心灵;老师像一片树叶,在向我们诠释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老师是一个辛勤的园丁,辛苦的浇铸着祖国成长的花朵。老师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正如一位伟人说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也许我们永远都无法报答老师的教育教导之情。”

汪劲松校长告诉我们的: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与担当;“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智慧;“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与执着。在漫漫科研这条道路上,董鹏程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和勇气,取得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