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榜样力量】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张栋:读博是一种修行
发布时间:2019-12-27     作者:侯思宇   分享到:

张栋,航海学院2016级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指导教师为潘光教授,研究方向为仿生流体力学,2018.11-2019.6期间,受校短期访学项目资助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院进行博士联合培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s of Fluids,Applied Ocean Research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篇,会议论文3篇,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课题的研究。

在博士生涯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张栋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新的感悟。在这里,他将对读博的认识和在新加坡为期半年访学的感受分享给大家,与即将踏上研究之路的同学们共勉。

读博在于修心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的前提莫如修心了。幽幽静心谷,青青若草闲。张栋认为,心静才能安下心来做实验、写论文。在科研不顺利的时候,张栋会自己调节好心态,他认为我们容易犯的错误便是常常忽略别人的付出,而又太计较自己的得失,总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张栋说:“读博,往往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课题走到艰难之处,多寻找自身原因,才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读博在于修为

张栋认为修为的前提在于读文献。杨绛对大多数人精神状态最简朴的总结说到“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主要问题就在于“文献读的不多,而想的太多”。因此,每天浏览文献,跟进领域最前沿,才能有新的想法,才能看到课题的进展、不足和知道如何设计实验。读完文献做好记录,同样是很有必要的。读完文献,更多的是实验,只有经常在实验室捣鼓的人,才能做出好的东西。

新加坡访学

在18年11月-19年6月期间,张栋赴新加披国立大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联合培养,在Shu Chang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浸入边界法的相关研究,解决了水中生物游动数值计算时由于边界变形带来的网格畸变问题,并在科研之余赴新加坡海洋馆对真实的蝠鲼游动行为进行观测记录。回国后,张栋利用这些真实的生物学数据进行了一系列流体动力的研究,为仿生航行器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张栋认为,多学科融合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一大重要来源,生物与流体力学的交叉领域中又有着太多的未知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通过在国外顶尖大学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了计算流体力学领域国外研究的热点以及高水平研究团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极大的拓宽了视野,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抓住每一个出国的机会,不断的提升自我。

课余生活

当然,科研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在科研之余,张栋喜欢羽毛球、游泳等运动,并与一群音乐爱好者组建了电声乐队,在校跨年晚会、迎新晚会等多个舞台上进行演出。张栋认为,体育运动是身体健康的保障,音乐又可以充分调节情绪,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找寻到自己生活中的乐趣并且坚持下去,打一场好球,演绎好一次演出与写好一篇论文同样会令人开心。

读博虽然漫长,但时间也会一闪而过,在航海学院的学习生活是张栋人生中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张栋十分感谢西北工业大学所提供的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感谢潘光教授给予他读博的机会,同时也十分感谢身边所有老师们的辛勤工作。张栋说“我会继续努力,把所学到的东西投入到自己今后的科研并把它分享给身边的人,为我国水下航行器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