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孟庵,多型声纳研制总工程师。1937年生,四川省富顺县人;196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水声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一五研究所工作,历任所长、总工程师、所科技委主任等职;曾任国防科工委水声专业组副组长、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水声专业组副组长。主持完成过多项声纳技术研究和多型声纳研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
2004年5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主办了刘孟庵研究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会上,获得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称号的刘孟庵,向大家介绍了水声技术的快速发展形势,报告会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报告中,刘孟庵用切身体会对大家说,“我们声纳研制者的职责,就是要对国家安全负责,要使我们研制的产品性能先进、质量可靠、顶用。”
时光倒转,回到1956年。那时的刘孟庵,还不知道“声纳”是什么?而命运就如此奇妙地将这份事业和他联系在一起。
六年学了三个专业
1956年,刘孟庵在西北工学院学自动武器专业。一年后,在院系调整中,根据个人爱好,转到西安航空学院学习飞机设计。同年,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成为西北工业大学。3年后,因学校专业调整,根据国家需要,他服从组织安排,又转学水声工程专业两年。1962年,他成为西北工业大学第一批水声工程专业毕业生。在6年的大学生涯里,刘孟庵学习了3个专业。其实,飞机设计专业是他在大学阶段的最爱。
毕业之后,命运的选择再次跳转到刘孟庵的面前。最终,他并未实现他的飞机设计梦,而是服从组织分配,从上天转到入海,来到船舶工业系统,研究了一辈子“舰艇的水下耳目”——声纳。
对于声纳,许多人会感到陌生,而对雷达人们往往比较熟悉。实际上,声纳就是“水下雷达”,所不同的是,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在空中传播探测目标,而声纳则是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来探测目标。如果把雷达比作空中的“千里眼”,那么,声纳就是水下的“顺风耳”。
在神秘的海洋中进行远程目标探测、导航、跟踪和通信,目前只能用声波这个信息载体。在今天,几乎一切用于水下的声学仪器和设备都可称作声纳。
“人看见了,声纳还没探测到”
声纳的发展虽有数百年的历史,但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声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才问世。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的爆发,则开创了声纳发展的新时期。当时,潜艇已成为威胁严重的海上力量,为对付潜艇,首先要发现潜艇,而只有声纳才能起这样的作用。因此,在二战期间,声纳在舰船上已普遍使用。声纳技术迅速发展并取得重大成果,是在二战后短短几十年中的事。
刚从校门出来的刘孟庵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声纳设备,就真切地感受到外界对我国声纳技术水平的评价。由于当时我国水声技术研究刚起步,对海洋的认识还很少,声纳的性能还很落后,其作用距离最多20-30链(3.7-5.6公里),严重满足不了海军的作战使用要求,水声工作者面临着重大挑战。当时的“人都看见了,声纳还探测不到”的评价,深深地刺痛了年轻的刘孟庵。
誓为水声事业作贡献的决心,在刘孟庵心中悄然萌生。20世纪60年代中期,而立之年的他,便挑起了研制某声纳设备的重担。“文革”时期,他带领项目组用两年时间完成了我国第一代自行研制的某型声纳设计工作。1969年,刘孟庵率领项目组带着设计资料来到某厂进行联合研制,一待就是10年,直到该声纳设计定型,列装我国自行研制的驱逐舰。该项目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从此,他对水声事业的认识由理性上的“应该热爱”逐渐转变成真正热爱,而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国产声纳之父”。
试验成功,他睡着了
2001年3月,天气晴好,是个做海试的季节,多个国家重点项目同时在某海区试验场进行海试,七一五所某声纳装备也在此紧张地进行试验。海军领导人纷纷上舰“督战”。这是某声纳装备第一次正式亮相。
作为中船重工第七一五所所长、总工程师,他感到舰艇上的空气异常凝重。因为,就在同一个试验场,前几天某项目在试验中受到了挫折,整个试验场充满了紧张的气氛。科研允许失败,但刘孟庵不允许他的研究失败。刘孟庵经受着巨大的压力,脑力的、体力的,人就像一根绷紧的弹簧。
出航前的晚上,刘孟庵又在试验现场检查设备情况,直到凌晨才回去休息了一会儿,一大早又准时上舰准备出航。最终,试验在全体参试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项技术指标达标,关键的作用距离得到了极大突破。
试验成功了,这表明我国海军装备性能又跃上新水平!在海试现场的海军装备部首长当场表示:我要亲自主持召开总结会。听到好消息的刘孟庵,就像绷紧的弹簧突然松开,感到非常疲倦,在别人的一片欢呼声中,倒头就睡着了。
“两会制度”
最忙碌的人总是最快乐的。刘孟庵深爱着水声事业。在他眼里,就连小河的流水声,深夜听起来也和研究工作中碰到的噪声一般美妙。他的一名研究生说,只有刘老师才能听出那竟然和一种水声信号相像。
1999年,当一项研制任务正处在正样技术设计的紧张时刻,另一项新的科研任务又准备立项。由于产品的多项关键技术不在七一五所的主专业领域之内,又是国内首次研制,没有先例,技术难度高、风险大,时间紧、任务重。再加上原科研任务正在关键的攻关阶段,人员任务高度交叉,人力资源极其紧张。自然地,希望寄托在了刘孟庵身上。
此时,刘孟庵已经年过六旬,本来他早就可以从繁重的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可是为了祖国的水声事业和研究所的长远发展,他毅然接下了任务,立即着手编制计划:总体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湖试、海试……每一个节点什么时候完成,每一个节点要完成一些什么样的工作他都做了周密、细致的安排,不断地向新的目标冲刺。
就这样,新老两项重大科研任务,同时按不同要求、不同进度铺开了。
在科研任务紧张关头,刘孟庵提出:向管理要时间,抢进度。与有关管理部门商量后,在项目研制过程中建立了“周技术协调会”和“月计划协调会”制度,这在当时被称之为“两会制度”的有效做法,使项目的各个环节润滑了、顺畅了。
在一次周技术协调会上,刘孟庵说,在项目工作中,技术和计划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必须统一考虑。这种态度使得参与项目的几位工程助理都觉得跟刘总配合十分默契,容易全身心地投入。“两会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在初样机研制阶段,试验设施正在建设中,条件十分艰苦。一边是试验条件在紧张施工,一边是初样机试验装置在未完成的水池中争分夺秒地安装调试。刘孟庵和项目组人员一起吃住在工地,和大家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2001年,在刘孟庵的主持下,通过项目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新产品顺利地通过了海上鉴定试验;2002年,产品批准设计定型;2003年,产品顺利地通过设计鉴定审查,填补了我国海军水声技术中的又一空白。
“问题人员”
外出考察时,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刘孟庵把所有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考察学习上。和他一同前往的技术人员谈起每次出国经历时,更多的是对工作的记忆。因为他们除了和刘孟庵一起工作、一起考察外,哪里也没去,什么异国风光、民俗风情都无从体会,更别说购物了。
出国考察时,刘孟庵的问题总是最多,就连年轻的技术人员都觉得不必再问了,但刘孟庵还有问题。他也因此被大家冠以“问题人员”的雅号。殊不知,刘孟庵想把人家的设计思想、甚至是失败的教训都吸收进来。一次,在某国考察的一天晚上,同行的翻译从梦乡里突然被电话铃吵醒,原来是刘总请她一同推敲某技术资料中的一句话,显然,他已经完全忘记了那时已是夜半时分。
给爱人送红包
2000年春节,初一一大早,刘孟庵认真地对妻子说,看看枕头底下有什么。看着丈夫,妻子疑惑地掀起枕头,一个红包平整地放在下面。回头看看一直盯着自己的丈夫,妻子会心地笑了。刘孟庵发自内心地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这是他对妻子默默支持自己的科研工作、担负繁重家务的一种愧疚心情的表达。
刘孟庵从结婚后与妻子两地分居十多年,妻子生小孩时他不在身边,第一眼见到自己心爱的儿子时,儿子已经6个月了。1981年,结束两地分居后,44岁的刘孟庵已经是研究室主任,担子更重、任务更多,家务、孩子还是得由妻子一个人操持。独生子远在成都,每年过节只有老两口。事后听一位老职工回忆时说,爱人看到刘孟庵给的红包时,真是所有的怨言都没有了。
1989年刘孟庵的独生儿子高中毕业,12月正值驻地劳动局招工,研究所有60多个招工指标,其中劳动局同意给所内招指标40个,以照顾所里职工子女就业(这是历年指标分配最多的一次)。
当时所内应届毕业生够招工条件的有70多人,竞争激烈,几乎每天都有家长为了孩子来找领导,有哭的,有闹的。
刘孟庵时任一所之长,论权力,他的儿子应该就业,并能分配好工种。刘孟庵何尝不想让儿子就业,更何尝不想通过给儿子安排工作来偿还十几年来对儿子关心不够的歉意。思前想后,他与妻子商定,把儿子送往成都继续学习。他对儿子说,你靠自己的本事去发展吧。妻子含着眼泪送走了儿子,现在儿子已在成都工作、定居。
退休之后,他还担任了浙江省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继续为我国声纳技术的进步贡献力量。“我喜欢听大海的声音……”他说,那是一种心灵被冲击的感觉,自己的心胸也变的豁然开朗,什么不开心的都忘了,会完全陶醉在它的声音里。这也是他一生的生动写照……
-版权所有-
来源《西工大故事2》
汇编:李娅
审核:孙华强